2020年8月15--16日,路北區人大代表,豐元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寧志君同志攜公司全體干部、員工奔赴木蘭圍場,聆聽塞罕壩故事,學習塞罕壩精神。
木蘭圍場十七輛越野車載著大家,穿越草原深處,欣賞美景,聆聽領隊給大家講述著塞罕壩造林的事跡。
塞罕壩地處內蒙古高原南緣,曾是“飛鳥無棲樹,黃沙滿天飛”的荒原沙地。新中國成立以后,林業部決定建立塞罕壩機械林場。1962年9月,369名來自全國18個省區市,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創業者豪邁上壩,開始了高寒沙地造林。
第一代塞罕壩人吃著黑莜面窩頭和咸菜,喝雪水、雨水、溝塘水,住窩棚、泥草房……冬天,零下40多攝氏度,嗷嗷叫的白毛風,一刮起來對面根本看不到人,呼吸都很困難,吹到身上都刺骨的疼,臉上、鼻子、耳朵、手和腳都長了凍瘡。晚上穿著衣服睡覺,身上氈子都會凍在炕上,想卷起來還得用鐵鍬慢慢鏟開……春天,他們在苗圃學習育苗,手磨出了血泡,手臂腫得抬不起來。冬天到馬蹄坑作業區清理殘木。男同志跪在雪地里采伐殘木,女同志負責拖坡。大家都比著勁的干,汗水把棉襖濕透了,棉衣又結成了冰甲,走起路來,全身嘩嘩的響。這些可敬的塞罕壩人把青春、汗水甚至生命拋灑在這塊熱土上,對于治理初見成效的塞罕壩,卻遭受了由氣候帶來的毀滅性打擊。
1977年10月28日,塞罕壩遭遇了一次罕見的雨凇災害,一夜之間,57萬畝樹木被厚厚的冰凌包裹,20萬畝樹木全部被毀,十幾年心血換來的勞動成果損失慘重。1980年夏天,塞罕壩又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,12萬畝樹木旱死。塞罕壩人克服種種困難,經受考驗,接續奮斗,終于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。
58年來,幾代塞罕壩人聽從黨的召喚,從一棵樹到百萬畝林海,創造者對“精神高地”的堅守深深的感染著我們每一位豐元人。豐元保險在寧志君總經理的領導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但在科技迅猛發展、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,寧志君總經理教育大家學習塞罕壩精神,辨前路之艱難,奮力前行,始終保持信仰火炬不滅,忠誠本色不改,深入透徹理解塞罕壩精神的內涵,把精髓學進去,將頑強拼搏的斗志激發出來,使我們豐元保險實現真正的良性循環,永居同行業鰲頭。同時,寧志君總經理還要求大家從自身做起,鼓舞和激勵我們周圍的人為推進綠色發展,建設生態文明而不懈奮斗。